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原创 -> 直通一线
人员优化 + 机制创新双驱动!迎水桥法庭绘就多元解纷新图景
2025-10-10 11:50:47   
2025-10-10 11:50:47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作为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“桥梁纽带”、化解基层矛盾的“前沿哨所”,基层法庭的工作质效直接关系群众司法获得感。近日,沙坡头区人民法院迎水桥人民法庭通过创新人员配比模式、优化解纷机制,在深化多元解纷、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上交出亮眼答卷,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司法动能。

  “1+1+2”团队模式:让简案快办跑出“加速度”

  面对年均受理案件400件以上的工作压力,迎水桥法庭以人员配比优化为突破口,建立“1名法官+1名法官助理+2名书记员”的专业化办案团队模式。该模式明确分工、高效协作,将简单案件纳入“快车道”审理,实现“简案快审、繁案精办”的分流目标。

  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8月底,迎水桥法庭共受理案件328件,已审结298件,结案率高达90.8%;其中调撤结案221件(含撤诉51件、调解170件),撤诉率17.1%、调解率57%,综合调撤率达74.1%,且个案平均办理时限控制在30天以内,显著提升了案件办理效率,减少了当事人诉累。

  “121”调解法:个性化方案破解纠纷“堵点”

  在提升审判效率的同时,迎水桥法庭更注重矛盾的实质性化解,将调解工作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,创新探索出“121”调解法。该方法以“全身心倾听诉求”为基础,通过“梳理1个核心矛盾点、分析2项关键影响因素、制定1套个性化解决方案”的逻辑,针对不同纠纷特点精准施策,避免“一刀切”式调解。

  自今年3月初推行“121”调解法以来,迎水桥法庭累计受理各类纠纷231件,调解成功166件,调解成功率达71.8%;平均调解周期缩短至5天,相比传统调解方式效率提升14%,既高效化解了矛盾,又节约了司法资源,实现了“案结事了人和”的目标。

  多方联动:织密多元解纷“协同网”

  坚持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,迎水桥法庭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,构建“走出去 + 请进来”的多元联动解纷格局。一方面主动对接派出所、司法所、综治中心等部门,建立信息共享、职能互补的协同机制,形成解纷合力;另一方面聚焦道路交通、医疗事故等专业性、行业性纠纷,精准指导人民调解组织,提升基层自治解纷能力。

  截至8月底,迎水桥法庭已向相关组织委派先行调解案件90件(涵盖金融、民间借贷、道路交通等领域),调解成功50件,调解成功率55.5%;其中10件调解成功案件依法完成司法确认,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,让多元解纷成果真正落地。

  下一步,沙坡头区人民法院将以迎水桥法庭为范例,持续深化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实践,进一步优化法庭团队建设、创新解纷机制,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治理中的“桥头堡”作用,凝聚多元解纷合力,共同绘写基层治理的新“枫”景。(通讯员 纪娜) 

【编辑】:马建宁
【责任编辑】:任岚